秋露
雍陶〔唐代〕
白露暧秋色,月明清漏中。
痕沾珠箔重,点落玉盘空。
竹动时惊鸟,莎寒暗滴虫。
满园生永夜,渐欲与霜同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明朗月色仿佛融于声声滴漏中,白露打湿万物,使得秋日景象也昏暗不明。
珠帘上露痕深重,一点一滴的落在玉盘上转眼又消失不见。
竹枝因白露侵沾而轻轻摇动,惊飞了栖息的鸟儿;莎草也因它带上寒意,草丛中的昆虫身上也不时滴上几点清露水。
园中夜色正长,寒露整夜不断,它已经快要渐渐转为霜了。
注释
暧:昏暗,不明朗。
珠箔:珠帘。
莎(suō):多年生草本植物。
永夜:长夜。
简析
《秋露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诗的首联点明时节,勾出月明星稀、夜深人静的背景;颔联生动展现了露水的轻盈;颈联从听觉角度入手,增添了秋夜的生动与层次;尾联总结全篇,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清寒与静美。全诗意境纯美、语言清新,细腻刻画出秋夜露水的独特韵味。
羌村三首·其三
杜甫〔唐代〕
群鸡正乱叫,客至鸡斗争。
驱鸡上树木,始闻叩柴荆。
父老四五人,问我久远行。
手中各有携,倾榼浊复清。
苦辞酒味薄,黍地无人耕。(苦 一作:莫)
兵革既未息,儿童尽东征。
请为父老歌:艰难愧深情!
歌罢仰天叹,四座泪纵横。
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
韩愈〔唐代〕
纤云四卷天无河,清风吹空月舒波。
沙平水息声影绝,一杯相属君当歌。
君歌声酸辞且苦,不能听终泪如雨。
洞庭连天九疑高,蛟龙出没猩鼯号。
十生九死到官所,幽居默默如藏逃。
下床畏蛇食畏药,海气湿蛰熏腥臊。
昨者州前捶大鼓,嗣皇继圣登夔皋。
赦书一日行万里,罪从大辟皆除死。
迁者追回流者还,涤瑕荡垢清朝班。
州家申名使家抑,坎轲只得移荆蛮。
判司卑官不堪说,未免捶楚尘埃间。
同时辈流多上道,天路幽险难追攀。
君歌且休听我歌,我歌今与君殊科。
一年明月今宵多,人生由命非由他。
有酒不饮奈明何。